亲爱的朋友你好,我是云善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位重庆钟女士的失眠疗愈故事。她是一位高三教师、异地奋斗的母亲,也是被健康焦虑和家庭关系困扰的失眠者。她的经历提醒我们:当身体与心灵同时亮起红灯时,睡眠往往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她本人有录制一段康复后的心得体会小视频,我放在了文章的最后了。
一、客户背景
钟女士是一位高三老师、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在重庆生活的外地人,与丈夫和七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她已经失眠两个多月了,期间还伴有抑郁症的症状。她经常在晚上 12 点到凌晨 2 点才能入睡,一上床就紧张,害怕黑夜,入睡困难。
她的情绪也很不稳定,家庭关系也不够和谐,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让她感到被控制,缺乏理解,经常争吵。此外,她还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关节疼痛问题,这让她更加焦虑,甚至害怕自己得了“睡眠绝症”。
二、问题诊断
经过深度的首次咨询后,我发现钟女士失眠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她的心理压力巨大,作为高三老师,又是班主任,所以工作压力本身就很大,再加上家庭关系的紧张,以及自我追求完美的性格,让她长期处于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中。
其次,她的身体状况也让她感到不安,关节疼痛等问题让她担心自己的健康,进一步加重了失眠的情况。最后,她对药物的依赖和停药后的反应也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之中。
三、改善方案
针对钟女士的情况,我为她制定了一个综合的改善方案。首先,从心理层面,我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钟女士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对失眠和家庭关系的负面认知。
例如,帮助她认识到失眠并非不可治愈,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改善的。让她学会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其次,教授钟女士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正念练习等,帮助她在睡前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
在身体方面,我们建议她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运动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改善心情,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疼痛。但需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个睡眠训练计划,比如建立规律作息、睡前放松活动、优化睡眠环境等,帮助她逐步恢复自主睡眠,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四、改善过程
在改善过程中,钟女士每天都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放松训练和睡眠训练。我们每天会教她一些新的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她在睡前放松身心。
同时,我们也会和她一起分析家庭关系中的问题,教她一些沟通技巧,让她能够更好地与丈夫交流,改善家庭氛围。并鼓励她多参与生活社交。积极的去运动起来。并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这对调节抑郁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这种每日详细的计划和持续的指导,抑郁的钟女士逐渐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睡眠,逐步摆脱了失眠和抑郁情绪的困扰。
那天她还积极的跟我们分享了她的状态,她说:“我最近看被讨厌的勇气,很受启发,感谢老师你的推荐,现在整体状态比较稳定了”


五、改善效果
坚持总能看到胜利的,钟女士就是这样,在不断被抑郁症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复侵蚀的情况下。她坚持了下来,她想变好的决心,所以她都听话照做了,终于在不断的学习和积极配合指导下,历经5个月,失眠问题终于解决了。
钟女士的睡眠状况现在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她现在每天能睡8个半小时左右,不仅能够更早地入睡,几乎没有夜醒了现在,浅睡问题也很少了,睡眠质量提高很大。更重要的是她的焦虑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对家庭关系的看法也更加积极。
她不再那么害怕黑夜,也不再担心自己会得“睡眠绝症”,整个人变得更加乐观和自信。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她说还因此收获了一些自己的小爱好,觉得很感恩能有这么好的状态。
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老师,我发现这几天既没有夜醒也没有睡得浅,比前几天好些。现在也更愿意跟办公室同事聊天了,终于感觉有光了”


六、案例总结
钟女士的康复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多因素失眠改善案例。难点在于如何同时解决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和身体状况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综合治疗,从心理、身体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她逐步恢复健康。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再次认识到,失眠康复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是需要患者和我们的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失眠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需要全面的分析和专业的解决。


七、当下状态
现在,钟女士的生活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的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丈夫也开始理解和支持她。她的工作也变得更加顺利,不再被失眠问题困扰。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过上了健康、快乐的生活,那天还给我们分享了她出游的生活状态。
康复过后,钟女士还发来了一很长的感谢信,和一段自己的视频分享。讲述着自己的变化,她说:“自己的内在力量现在很充盈,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自己了”




